从全国化工品在不同省份分布看,化工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主要是山东、江苏、浙江、四川、河南等省份,而这几年,部分污染较大行业向内蒙、新疆等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也比较明显。其中浙江省印染、涤纶长丝、R134a、乙酰乙酸甲酯、MDI、山梨酸及山梨酸钾、双乙烯酮产品产能占全国产品30%以上。山东省环氧丙烷、碳酸二甲酯、R22、山梨酸及山梨酸钾、烧碱、炭黑、双乙烯酮等品类占全国产能20%以上。
我国化工烷基糖苷产业虽然于2013年结束了持续十年的高速发展,开始中低速发展,但总体增速仍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增速。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甲醇、化肥、农药、氯碱、轮胎、无机原料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主要产品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乙烯、丙烯的当量自给率分别提高到50%和72%,化工新材料自给率达到63%。在全国,涌现出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化工园区和生产企业。2011-2014年,全行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重点耗能产品单位能耗目标全部完成。
“目前绿色化工新技术的相关研究和产业化正处于快速上升通道。”刘细文说。
刘中民院士的经历也是对上述结论的一个佐证。“中国煤化工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仍处于技术快速发展期。目前绝大部分煤化工新技术的产业化都是从中国开始。”
未来的化工产业将从哪几个方向朝“绿色”升级呢?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绿色化工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三个。一是重点对现有化工技术进行绿色化改造,通过环保、绿色化学工艺过程的开发,实现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整个过程的绿色化;二是强化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将成为化工产物合成的主导技术,它比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选择性高、二次污染少等优势;三是大力推广微化工技术,微化学工程与技术是21世纪化学工程领域的共性基础与关键攻关技术,将为传统化学工业带来重大影响——它将增强化工过程安全性,促进过程强化和化工系统小型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