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田注水系统中,各种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腐生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它们在生长、代谢、繁殖过程中,可引起钻采设备、注水管线及其他金属材料的严重腐蚀,并堵塞管道,损害油层,引起注水量、石油产量、油气质量下降,也为原油加工带来严重困难,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2年的统计显示:每年由于腐蚀给油田造成的损失约两亿元。
世界上许多产油国都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和技术,致力于细菌处理的研究,美国、法国、加拿大、前苏联和荷兰等国家都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如采用清洗注水系统、调整注水流程、紫外线或放射性照射等物理方法以及化学处理的方法对注水细菌进行综合治理,其中,由于化学处理方法具有经济、方便、见效快等特点,一直为主要的处理手段。我国注水系统杀菌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广泛使用则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注水杀菌剂的研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的来说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污染治理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由于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条件如温度、压力;要求严格,产物提取较难,瓦产品的分离提取及粗产品纯化过程复杂,因此目前我国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生产规模较小且产品价格较高,因此考虑到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生物表面活性剂并未广泛应用于土壤修复领域。
土壤对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比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因此生物表谢活性剂能够有效转移土壤屮的石油,并且生物表而活性剂在原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屮易于土著微生物的生物降解。
在表面活性剂促进的生物修复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特性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修复结果,且达不到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就没有增溶作用,若浓度过大则可能对微生物降解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在土壤的实际修复屮,应该使用最佳类型及浓度的表面活性剂。